【推荐】信托业会不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这个你得看大领导怎么说?-信托基金的风险

在国内投资你需要讲政治,你得知道信托行业在领导层眼里到底是干啥的。

要知道,中国只有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这四类金融行业是有法律的,就连你们耳熟能详的基金也只是一个二级分支,属于孙子辈的,监管机构也只是中基协这样一个行业自律组织。

所以信托行业监管级别非常高,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那你说一个做理财产品的给那么高的监管级别干嘛?

这就要说到信托的本质了,别管其他花里胡哨的说法

信托的本质就是一把锁,一把只要你买了一次就不再想离开的资金锁

早些年,刚改革开放那阵子有一部分人赚到了不少钱,但当时市场上却没有啥投资渠道,别说股票基金了,就连房地产当时也就在海南火过几天,然后就直接趴下了。

这些头一波富起来的有钱,却没有合适投资渠道,这点你去看看吴晓波的《大败局》就知道了,拼运气赚到的钱最后都靠实力输回去了。

实际上在我看来,那个时候的有钱人除了胆子大也真没什么太像样的优点。

而他们手里留存的大量资金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定时炸弹,所以那个时候及经常能看到时不时的就有一种商品暴涨暴跌的,那都是这帮人干的。

而另一方面国家企业建设又很需要钱,单单靠银行贷款是完全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的。

这里面有一个小知识点,就是银行是不可以跨区域经营的,也就是说广州的存款是不可以放倒东北做贷款的,而当时国家经济发展季度不均衡,有的地方银行有的是钱但却贷不出去,而有的地方企业穷的都要卖血了到要卖血,而银行却没有钱借给他。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融资,还能够容纳大量的民间资本结余,又可以定向输送给优秀企业的融资渠道呢?

信托就此诞生。

信托是一种直接融资手段,可以有效连接企业的用款需求与居民稳健投资的需求,而且又不用受到银行业不可以跨区域执业的限制,可谓一枪三眼。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还能够把投资者的钱给锁定在国内,不至于出现中国赚钱外国花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托一方面舒缓了富裕阶层的资金无处可投的困境,另一方面也给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通道。

可以说信托行业目前是国内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就在2022年,全国信托行业规模21万亿,累计个人投资者127.88万人,实现收益1.35万亿平均年化收益6.4%,实现对企业直接融资15.03万亿,可以说信托行业对于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到这,问题来了,就这样一个对于宏观经济影响巨大的核心金融行业会不会像前几年房地产行业一样出现系统性风险呢?

基本上没有可能,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国家的运转对于金融行业的依赖度非常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行业就可以代表着国家的信用,一旦金融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就意味着国家失去了对于金融和经济的管控,这个是高层领导绝对不能容忍的。

挖墙脚可以,拆柱子肯定不行

况且即便是房地产行业受到打压也就是因为在行业发展的后期,地产过度绑架金融所导致的,本来就已经掏空了6个钱包加上未来30年的收入,如果在持续发展下去,一旦没有了接盘的,就会直接带崩整个金融体系,说白了还是一个金融问题。

那么既然信托行业不存在系统性风险,是不是意味着信托产品可以随便买了呢?

这个当然不行。

任何一个行业里面都会有臭虫,在很多人眼里安全级别最高的银行过去几年不也是出现了像包商银行、河南村镇银行的负面事件嘛,当然这些银行规模都很小,虽然有影响但也翻不起多大浪来。

你能想四大行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吗?

所以信托行业也是一样,什么是安全的信托公司?就是一旦这一家信托公司出了问题连带着会把整个行业拖下水。

按照这个标准,行业规模前十的公司都是可以信赖的。

至于如何挑选信托产品,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3次元测量仪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光学测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