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你相信吗同一文案发表形式不同收益竟相差千百倍-边花边赚1万多少收益

我82岁,玩头条好几年了,主要是来平台与中老年朋友交流度老心得。我不喜欢“养老”这个词,认为应该是“度老”。养老不免被动消极,度老方显主动进攻。我玩自媒体从不妄议国事,因为用不着我多嘴,也从不闲聊花边,因为没那个闲心,更不瞎编胡凑故事哗众取宠。我为的是结交一些心灵相通,喜好相近的度老或即将度老的朋友,互相交流斜阳夕照下漫步流连的度老光景。所以我不管制作视频或作文章或写微头条,都是本人亲力亲为,亲见亲闻,有感而发,有情可诉,有义可鉴。从不抄袭搬运别人的东西,尽量做到三思而后发,有中心题旨,力争让受众朋友见之生快乐,赏之生情趣,思之得启发。也因此不象那些“日日更新”的朋友,我是慢工细活,先激动自己,再感动别人,一个月也难呕沥几点心血。承蒙朋友厚爱,几年来也粘住7.6万粉友,而且有增无减。几年来我在头条发送作品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同样一个文案,用不同的形式发表,其展现,阅读,观看,收益相差极大,有的达到千百倍。以我最近一个文案为例。大约一个多月前,我与老伴吃早餐,无意地拍了一个只有18秒的视频,因为老伴老顽固,发现我拍马上就跑开了。我觉得这18秒也很有意思,画面中一个老头一个老太,一个瓷钵一个陶碗,一瓶咸罗卜一罐霉豆腐,吃的是苦麻菜煮麦面糊,两个老人大口大口地在解决早餐,很有点农家生活的缩影。

于是我用“微头条”的形式,配上下面一段话,标题:《这才叫津津有味》,正文:“八旬老翁老妪把“生活景况”过得“生意盎然”,你看他们狼吞虎咽吃早餐,老翁一大钵,老妪一大碗,吃的是眼下最当令的苦麻菜煮麦面糊,老翁喜欢咸罗卜,老妪爱好霉豆腐,这就是我们的常态早餐,味道好极了,食不在精粗,能吃出味道就行。食之无味,山珍海鲜也不养人”。我认为这样对画面进行诠释和赏析,揭示出视频的寓意和中心思想,有文有图,有叙事有议论,可以求得受众朋友的共呜。谁知发出一个多月,只有440多展现,3次阅读,现在更是无人问津,实在羞死人。我不甘心,将这18秒视频配上24个字顺口溜:“苦麻菜,麦粉糊,咸罗卜,霉豆腐,一咕噜,吞下肚,公问婆,知味乎?”这次我当作视频形式发送,才三四天就有4.4万展现,2.3万观看,300多赞,还有40多人收藏了。可见发视频与发微头条相比,效果竟然相差千百倍。从网友的评论中,都看出了我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农家味虽苦涩,但依然要乐观地一咕噜吞咽。”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同感共呜。这说明朋友的欣赏水平很高,真让我喜出望外,大出所料。也同时说明在头条发送作品要注意形式,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不知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详情可查看我最近的这两件作品

视频加载中...

[xss_clean]

[xss_clean]

光学测试仪

影像仪器ogp

影像测量仪仪

影像测量仪仪